> 文章列表 >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的变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儿童文学发展最大的价值就是建构起了现代儿童文学创作观,即以儿童为本位的文学。即儿童本位观。用科学的儿童观塑造儿童,成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觉醒先声。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是在“五四”时期伴随新文学的产生而产生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儿童往往是文化中被忽视的对象,那个时候的儿童读物基本上是以教义为主,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儿童文学概念。

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随着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的涌现,儿童作为人的生命的独特形式,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

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文化教育事业有

开创报刊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国人自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除福州、厦门各地外,其余主要在上海、香港、广州和汉口。

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报刊有《申报》和《万国公报》,两者均为该时期创刊。

其他报纸有:1873年4月创刊的《西国近事汇编》、王韬主持的《循环日报》等。

新式学堂

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和文祥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选派留学生

留美学生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来改变清政府落后面貌是洋务派发起留学运动的最初目的。洋务时期的留学教育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留美幼童和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即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1872年8月11日,三十名幼童自上海驶往美国旧金山,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留学生活。这在中国二千年历史中,特开新纪元”之事被誉为“中华创始之举,亦古来未有之事”。1877年,在沈葆桢、李鸿章等官员的积极倡导下,从船政局和船政学堂选出的33人踏上了赴欧留学的旅途。1881年,由李鸿章主张、船政局又选出10人分赴英、法、德留学。1886年北洋水师等校的10名学生又去了欧洲。

翻译书籍

在洋务运动存续的35年里,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是当时翻译西方的中心。译书经历了由单纯的西方科技著作和书籍,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著作并重,甚至后者略占上风的过程。

京师同文馆曾翻译西书36种。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中国第一部国际法中译本:惠顿的《万国公法》(1864年);第一部外交学中译本:马登的《星柖指掌》(1876年);第一部经济学中译本:福赛特的《富国策》(1860年)。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是晚清翻译西方著作数量最多,成绩最著的机构,它罗列了众多的学者译家和一些外籍传教士。

架设电报

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关问答

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有哪些显著的变化呢?

答: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儿童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个性和兴趣,不再把儿童仅仅看作是家庭的延续或者传宗接代的工具;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得到了重视,开始关注儿童的心理发展和成长需求;儿童权益得到了关注,比如反对虐待儿童、提倡儿童劳动保护等。

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发展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哦,这个时期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儿童教育理念,如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等;二是一大批儿童文学作品涌现,如叶圣陶的《稻草人》、郑渊洁的《皮皮鲁传》等,这些作品关注儿童心理,富有教育意义;三是儿童文学杂志和出版社的兴起,如《儿童世界》、《小朋友》等,为儿童提供了更多的阅读材料。

问: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在儿童权益保护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提倡废除童工制度,反对虐待儿童,设立儿童福利机构,关注孤儿和贫困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还通过立法手段,如《儿童保护法》等,来保障儿童的权益。

问: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儿童观有哪些影响?

答:五四新文化运动对现代儿童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培养,现代儿童观强调尊重儿童的人格和个性,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提倡素质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还推动了儿童教育和儿童文学的发展,为现代儿童观的形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可以说,五四新文化运动为现代儿童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